首页 工作动态 招生信息 考试信息 学籍管理
考试信息
中考动态
学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信息 > 中考动态
湖南省初中毕业学科学业考试标准(修订)(物理)
发布日期:2015/6/22 10:25:24

湖南省初中毕业学科学业考试标准(修订)

 

   

 

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物理学业考试是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利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初中毕业物理学业考试应考查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业考试的试题应注重与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物理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把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积极引导初中物理教学朝着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整体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方向推进,杜绝偏题、怪题。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

2.内容和目标要求

考查的内容由科学探究及科学内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两部分组成。把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融合在试题中,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渗透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对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如表一所示;对科学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二中用字母ABCD标出。字母ABCD的含义如下:

A. 了解

属于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主要有了解、知道、描述、列举、说出、举例说明、说明等,这些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复述,即把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回忆,按问题的要求陈述出来。

B.  认识

对于认识水平的学习要求,不仅需要通过回忆提取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还要对所学这

些知识有所领悟,能在具体问题中辨认和识别它们。

C.  理解

属于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有理解、解释、计算等。理解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转化,即能

够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的本质特征。

D. 

    包含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的要求是对所提出的项目能独立地进行操作,动词主要有会测量、会估测、会使用、会选用、会连接等。

体验性目标有“经历”和“认同”两个水平要求。(1)经历:动词主要有经历、探究、尝试、观察等,其共同特点是学习者确确实实发生了所要求的体验性学习行为。 (2)认同是指学习者的行为表明,他对相关结论持认可和赞同的态度。属于认同的行为动词主要有关注、有……意识等。

 

 

表一:科学探究与能力要求

科学探究要素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能表述发现的问题

3.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猜想与假设

4.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

5.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6. 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7. 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

8.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9.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10.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11. 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进行实验

与收集证据

12.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

13.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14.会用简单的仪器进行实验,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15.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16.了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分析与论证

17.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18.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类及比较。

19.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20.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21. 了解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评  估

22.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23.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24.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25.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26.了解评估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交流与合作

27.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28.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

29.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30.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31.了解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表二:科学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要求

 

 

 

 

 

 

 

 

 

 

 

 

 

 

物质

的形

态和

变化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A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A

D

D

3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

A

A

D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A

 

D

物质

属性

5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A

6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A

D

7.理解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C

D

8.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A

物质

的结

构和

尺度

9.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A

10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A

 

D

1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A

12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A

新材

料及

其应

13.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A

14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A

 

 

 

 

 

 

多种

多样

的运

动形

15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A

16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A

17.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A

机械

 

运动

 

和力

18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D

D

19.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A

D

20会测量力的大小。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D

A

B

A

2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B

C

22知道简单机械。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A

  D

  A

23.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C

A

24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D

A

A

A

25.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B

D

A

 

 

26.通过实验,认识产生和传播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B

 

A

27.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D

A

28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D

A

29.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道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A

D

A

30.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现象。

A

3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A

 

 

32.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探究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

D

A

3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B

D

A

34.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A

35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D

A

A

36.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A

A

 

 

 

 

 

 

 

 

 

 

 

 

 

 

 

 

 能量、

能量

的转

化和

转移

37.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产、生活的联系。

A

38.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B

39.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B

A

40.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A

4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A

A

42.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A

43.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

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A

A

 

44.了解内能和热量

A

45.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B

46.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A

47.了解比热容。

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A

D

 

 

 

48.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B

49.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

A

D

C

50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D

D

 

A

51.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D

52.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C

A

53探究焦耳定律。

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D

A

54.了解家庭电路。

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A

D

能量

守恒

55.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A

D

56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

B

57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A

能源

与可

持续

发展

58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A

59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A

60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A

61.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

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A

D

说明:有关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各市(州)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三、试卷结构

(一)内容结构

内容结构包含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科学内容中物质约12%,运动和相互作用约43%,能量约45%;科学探究约占整卷分值的25%,必须渗透在科学内容中考查。

科学内容的覆盖面要求达到75%以上。

    (二)题型结构

基本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迁移、发散与收敛等思维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及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难度结构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71.51.5,整卷难度值控制在0.75左右。

 

四、题型示例

下面所示例题中的大部分选自近两年的中考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1

(一)选择题

1.橡皮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现在有一种爱吞磁铁的橡皮泥,把高强磁铁放在旁边,磁铁会被慢慢吞噬(如图1所示)。磁铁会被吞噬的原因是(   

A.橡皮泥受到磁铁的压力

B.橡皮泥有较强的粘连性

C.高强磁铁具有动能

D.橡皮泥中含有磁性物质

答案:D                                                      

2

2.小明同学在研究LED灯带其内部结构时发现,灯带中的LED灯串联后经电流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如图2所示。她取下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但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事实的是(    

    A.一只LED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

    B.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它灯还亮

    C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

    DLED灯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C

3

3.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发现通过电阻ab的电流随电压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则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电压相同时,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

C.电流相同时,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

D.两电阻阻值的关系是RaRb

答案:D                                                         

4.如图4所示,造雪机人工造雪时,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4

5

答案:A

(二)填空题

1.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 0.16mg/cm3 ,“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5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g。研究表明,“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 倍的有机溶剂,则100cm3 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重力为_______N。(g10N/ kg)。   

6

 

R1

触摸屏

P

R2

S

下边缘

答案:体积为1 cm3的“全碳气凝胶”质量为0.16mg16 mg0.144

 

2. 手机触摸屏是通过识别触摸点的水平和竖直位置,来确定触摸点的位置。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手机屏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阻值分别为R1R2,其等效电路图如图6所示。当触摸点竖直向下移动时,R1的阻值      R1两端的电压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增大;增大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1μm的颗粒

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

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7

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

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

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________

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

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                 7

________

答案:轻小物体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8

答案: 液化;熔化

(三)综合题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质量为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3m的小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8m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8所示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         

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答案:(1)D (2)123149;形状相同的纸锥,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玩滑板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9所示,小朋友一只脚踏上滑板车之后与踏上之前相比,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强会            ;小朋友的另一只脚用力蹬地,使踏板车向右滑动起来,脚离地后,由于          ,滑板车将继续向右滑行。请在图9中画出滑板车向右滑行时前轮对地面摩擦力的示意图。

 

9

答图1

f

 

 

 

 

 

 


                            

答案:变大;惯性;前轮对地面摩擦力的示意图答图1

3.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发现情况时,司机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刹车的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进的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某司机没有饮酒时的反应时间为0.3s,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在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变为0.7s

1)刹车过程中轮胎发热升温,        能增加,这是由                引起的。

   2)若他驾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是多少?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的反应距离比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多多少?

    答案:(1)内;克服摩擦做功(或摩擦、或做功);

   2)解    

(或     

4.为提高电网对极端气候、重大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重点科技减灾防灾项目——直流熔冰装置研制成功。该装置需要12万千瓦的功率,最大融冰电流可达6000安,最长融冰距离可达200公里,从而避免因线路结冰而倒杆断线。如图10为位于某电网线路上相距几十公里的甲、乙两地之间输电线路和处于乙地的熔冰装置示意图,熔冰装置上的“+”、“-”是两个接线端子。进行熔冰时交流电已切断

    (1)你猜想设计该熔冰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在熔冰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________

    (2)若要对甲、乙两地之间的“2”和“3”两根输电线同时熔冰,请你在图10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进行切实可行的连接,实现熔冰;

1

2

3

直流熔冰装置

10

 

 

 

 

 

 

 

 

 

 

 


(3)在上述熔冰过程中,若每根输电线的电阻是R,启动熔冰装置后,电路中的电流是I,则输电线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_

答案:(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转化为内能;

 

 

 

 

 

 

2)如答图2;(32RI2

 

 

1

2

3

直流熔冰装置

答图2

 

 

 

 

 

 

 

 

 

 

 

 


5.通常人们看完电视后习惯通过遥控器将电视机关闭了事,而此时电视机实际处于待机状态。待机时电视机是否耗电?耗电多少?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小亮决定在暑假期间对这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他选择了家里一套久未住人的老房子来完成他的实验。他的实验方案设计如下:让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其它用电器均处于断电状态。记下开始的时刻和电能表的示数,几天后再回到该房中,然后记下结束的时刻和电能表的示数,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7181000

7231500

电能表示数/kW·h

8

9

4

2

7

8

9

4

3

7

求:(1)这几天内,电视机消耗了多少电能?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大?

2)我市常住人口约704万,全市估计有1.6×106台电视机。假设平均每台电视机每天待机10h,待机功率与小亮家电视机相同,则每月(按30天计算)共浪费的电能约为多少度?若按每度1元的收费标准计算,需多少电费?

解:(1)根据题意可得从71810007231500这几天内,

电视机消耗的电能为W=8943 kW·h8942 kW·h=1kW·h

所用时间为t = 125 h       

       =8×10-3kW=8W

 

2

    若按1/kW·h的收费标准计算,每月共需电费是3. 84×106

 

6.如图11所示用电器是家庭常用的电热水壶。一个星期天,小军陪妈妈去商店购买电热水壶,售货员给了他们一份××牌电热水壶的宣传资料,其内容如下:

11

 


宣传资料的内容是否都可靠呢?

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计算:

1)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2)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3)当电热水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多少?(1L=1×10-3m3

4)小军估计当时的自来水温度为20℃,当电热水壶装满水时,将水从20℃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4.2×103J/kg·℃),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电热水壶吸收的热量忽略不计〕

5)如果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几分钟能将水烧开?

6)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请你对上述宣传资料中有关“电热水壶的优点”的内容作出评价。并给消费者提一条有益的建议。

 

答案:(14.54A   248.4Ω  33kg  41.008×106J  516.8min 

6)宣传资料的内容不一定真实可靠,要利用所学的知识科学判断,理智消费。

主办单位:衡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